《郵差》── 真摯無悔的友誼。【捌玖觀點】
- in89editor
- 2021年4月1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在一座義大利海島上,大多數的人都不識字,選擇當漁夫維生,而略識文字的馬里奧則與眾不同,他在島上任職郵差。馬里奧的工作是騎著腳踏車上山,為逃離家鄉的智利詩人巴勃羅·聶魯達送信,而擔任郵差往返的路途間,他逐漸受到聶魯達在文學上的啟發。馬里奧與詩人建立起友誼,這個契機讓他走入詩的世界,進而發現生活中處處可見文學的美好。

馬里奧對聶魯達的生活和詩篇產生興趣,契機在馬里奧發現聶魯達總是收到女人的信件,而他在生活中似乎也相當懂得情趣,稱呼情人瑪蒂達為「愛人」,這是島上居民不明白的浪漫,也讓馬里奧對聶魯達愈感好奇。愛情,多麼令他嚮往的事物啊,在他人眼中,聶魯達是人民的詩人,但在馬里奧心中,聶魯達是愛情的大師,象徵著異性緣,他也想與聶魯達同樣受到女性歡迎。

讀詩對馬里奧而言是陌生的體驗,他充滿了疑惑,不明白詩句的寫法和其深意。每當馬里奧送信時對詩集提問,聶魯達便為他帶來解答,一來一往的對談間,兩人也逐漸發展出亦師亦友的情誼。對馬里奧而言,聶魯達像是幫他上了文學課一樣,打開了一道嶄新的門,讓他走入了新的世界,甚至以浪漫的詩句追到心儀的女性,也因此馬里奧對聶魯達懷抱著憧憬和尊敬的心情。

這段友誼微妙之處便在於兩人之間懸殊的社會階級差異,聶魯達是高知識份子,更在政治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而馬里奧只是義大利海島上的一位底層人民。對於聶魯達而言,在島上與馬里奧建立的友誼雖然美好,但他心中仍然掛念故鄉智利和人民,他有自己的政治責任和理想,遠比留在海島上更為重要。但對馬里奧來說,聶魯達是影響他一生的人物,甚至變成一種憧憬和信仰。

認知到聶魯達回國後並未時常記掛他,馬里奧雖然失落,卻也打從心底接受了這樣的現實,仍對聶魯達短暫的停駐充滿謝意。聶魯達雖然離去,卻留下了啟蒙的種子給馬里奧,詩歌已經融入他的生活,讓他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。原先逆來順受的馬里奧,也逐漸明白何謂被權勢階級剝削的平民,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不滿,實踐政治的參與。

誰能想到短暫的停駐對馬里奧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,彷彿輕輕上帝輕輕吹一口氣,便讓世界颳起颶風。馬里奧在這段階級懸殊的友誼中找到自己的平靜,他是那樣的快樂又真誠,渴望與聶魯達分享島上美好的風景和事物。馬里奧仍然愛著詩,這份熱情已然融入生活,他也仍相信當時的友誼是真心的感情,直到最後也想將自己的詩獻給遠在海洋另一頭的朋友。
文 / A.C.編
Comments